若有似無的暗香,飄盪在空中,豎立在牆角的那綑藺草,不知經歷了多少個寒暑,卻依舊帶著淡淡的清香。暈黃的投射燈下,各式藺草編成的手工藝品陳列在玻璃鋤窗中,細密編織而花紋裡,是一雙雙結滿厚繭雙手所織就而成。從七、八歲的女孩到荳蔻年華的少女,從披上嫁衣的少婦到白髮皤皤的老婦,將她們綿長一生的青春歲月都編織進去。
隨著時代的演變,藺草編織的產業走入了暮色中,雖然曾有的光環不在,但當地山腳社區居民,繼續推動傳統藺草編織技藝,除了技術的改良、式樣的更新,更希望透過社區總體營造工作,讓藺草編織藝術能傳承下去。位於苗栗縣苑裡鎮的「藺草文化館」,原本是座舊糧倉,透過農會提撥經費改建與文建會補助後所成立,成為一座以藺草生態和編織為主題的文化展覽館。
裡面設有「藺草體驗區、帽蓆文化區、農村古文物展示區、DIY教室、遊客服務區、簡報導覽區及戶外活動區等」,透過模型與展示品,具體而微的呈現藺草編織的歷史與發展。
庭院裡,擺放著一尊草帽的始祖—洪鴦女士的塑像,巧手慧心的她利用藺草編織成西式禮帽,並不藏私的教導婦女們編織。在日治時期,這項手工技藝在日本政府的推動之下,「苑裡帽蓆」成為外銷的產業,在最鼎盛的時期,曾創下年銷一千六百多萬頂草帽的記錄,佔臺灣省五大特產的第三位,僅次於糖和米,這風光數字的背後,是無數婦女日夜辛勞編織的成果。 洪鴦曾應聘到臺北第三高女子學校(今中山女中)擔任手工藝教師,傳授編織工藝。後來又回到故鄉,擔任苑裡公學校手工師,台灣總督府為肯定洪鴦對於草帽產業的貢獻,曾特別頒發獎章褒揚她,如今這枚獎章便展示在文物館中。
回溯藺草栽種的歷史,在清代雍正年間,道卡斯族的婦女們便開始摘取大安溪下游沼澤地中野生的藺草,曝曬後編織成草席等工具。柔軟卻又堅韌的藺草,不僅不易折斷,還帶有一種淡淡的幽香,炎炎夏日,睡在藺草邊成的草席上更是清涼、舒適,可以驅走濕熱的暑氣。 道光年間,北勢庄陳水的妻子將藺草栽種在水田中,開始以人工的方式栽種藺草,成為編織的素材。藺草一年可收穫二到三期,在農曆三、四月間收割,稱為「春季草」;農曆七、八月收割,稱為「秋季草」;農曆十月收割,稱為「三冬草」,但莖短且細,只能編織成較小巧的飾品。
收割後的藺草,在陽光下曝曬五、六日,由青綠漸漸轉黃。
曝曬後的藺草必須依長短分別分類,一捆捆紮綁整齊。
想要編織出精細的帽蓆,必需經過「剝草褲」、「析草」、「搥草」、「揉草」等繁複的過程。
首先要將藺草端的不完全葉拔除,之後再用細針,分為細條,使莖的粗細相近。藺草質的軟、硬會影響編織速度,將藺草捆成一團,用木槌槌軟,搥過的藺草還得用雙手用力搓揉,不時噴上水份使它更柔軟,經過這幾道手續處理過的藺草才能開始編織。
編織藺草是一項要非常耗費精力、眼力的工作,郭玉雲所寫的〈阿媽的手藝〉歌詞中道盡了婦女們的艱辛:「透早起床天為光,買蓆來到廳中央,價賬公道有久長,日作瞑作為三頓;指頭破空腰酸軟,草蓆作來鋪眠床,頭戴草帽人人問,手意欲湠趁這陣。」
走進「帽蓆編織示範區」,兩位師傅正在示範編織的方法,她們的雙手的迅速來回穿梭,將藺草錯落有致的互相交錯。以往的為了維持家庭生計,日以繼夜的不停編織,練就了一身熟練的工夫,現在她們在館中除了示範這項技藝外,也教導遊客教簡易的編織技巧,讓人能更深刻這項傳統的編織技藝。
在靈巧的雙手下,藺草也可有更多元的變化,如實用的手提包、領帶、拖鞋、手提包、名片夾。
在環保意識逐漸抬頭的今日,樸實無華的藺草沒有絢麗的色彩或華麗的裝飾,卻曖曖內含光,越咀嚼,越能感受到手作的那份溫度,別有一番反樸歸真的美感。
美觀實用的手提包
藺草編成的領帶與腰帶
精巧可愛的嬰兒鞋
以藺草的意象為創作題材的陶器
地址:苗栗縣苑裡鎮山腳里灣麗里99號
聯絡電話: 037-741-319
營業時間: 9:00-17:00 (星期一休館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