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南瀛文化行走 (11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  燠熱的夏天裡,一群孩子在沁涼的菜寮溪中打水仗,一塊黑色的奇怪石頭,攫取了他們的目光,每到雨季,滂沱大雨總會將這些奇形怪狀的石頭沖刷到溪水中,他們好奇的把玩著,沒有人知道這些石頭的來歷,它們和其他的石頭似乎有些不同,疑惑在心中滋長著,但很快又隨著四濺的水花,在歡笑聲中遺拋在腦後。

  1933年,到菜寮溪挑水的陳春木,將在溪水發現的一塊黑色骨類石頭,他將石頭拿到光榮國小給瀨戶口校長,轉交給台北帝國大學鑑定後,才發現那不是普通的石頭,而是一塊開啟演化秘密的化石,之後,便掀起中外學者對菜寮溪化石的研究熱潮。

張欣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


       許多時候,記憶就像一塊塊馬賽克磁磚,一開始,你並不知道它會拼湊成什麼模樣,當你越收集越多,將原本不相關的片斷放置在一起之後,才漸漸了看出它的輪廓、形狀,與背後的關聯。

張欣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9) 人氣()



張欣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



張欣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


    新化鎮的舊名「大目降」,是西拉雅平埔族大目降社的範圍,原本意指山林之地,日本時期稱成為「大目降街」,一波波么喝的聲浪中,洪亮的叫賣聲此起彼落,攤販雲集的「三角湧」是商品集散地,潮水般湧入的人群在此討價還價,成為商旅買賣交易與休息的中心。

張欣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

張欣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



張欣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


張欣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


  交趾陶是以低溫燒製而成的多彩釉軟陶,常運用於寺廟的裝飾中,題材多為神話傳奇或歷史故事,是台灣傳統建築中常見的民間工藝。

張欣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2) 人氣()


 

張欣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
張欣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