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氤氳的蒸氣裡,揮舞著鐵鏟的師傅,流淌著涔涔汗水,奮力打開鍋爐下方的鍋蓋,一鏟又一鏟取出蒸餾完的樟木片

迷濛的霧氣從鍋爐中湧出,空間中瀰漫著樟腦獨特的氣息,蒸餾後的樟木片,隨著輸送帶緩緩運往後方的燃料區,在熊熊烈燄中,成為蒸氣鍋爐中的燃料,燃燒後的灰燼又送進田間當肥料,完成生命的循環。

踏著狹窄的階梯拾級而上,隆隆的馬達正喧嘩合奏著紛飛的木屑前,刨木機前的工人正將以電動機械將樟木刨成薄片。

樟木的碎片放入鍋爐後,經過高溫蒸餾、冷卻、過濾的層層關卡樟腦油就隨著凝結的水蒸氣,從管子裡慢慢流出,油水分離後浮在水面上。

    樟腦是香料、藥材、殺蟲劑重要原料,在繁複的過程中,每600公斤樟木大約只能淬取出15公斤樟腦油。「茶葉、蔗糖、樟腦」曾經是台灣三寶,多霧而濕冷的氣候,酸性的黏性土質,苗栗的原始林相為大片的樟樹林,在日據時期,為了能大規模提煉樟腦而修築舊山線,大量的樟樹在斧鋸下應聲倒落。當時,台灣樟腦產量年佔生產世界總產量的七%,曾居世界之冠,緊緊牽動著台灣產業的經濟命脈。

      東華樟腦廠的第一代創辦人吳阿相,是專門製作樟腦的「腦丁」,一塊印有「台灣總府專賣局」檜木執照,是吳家的傳家寶斑駁的官印訴說著往日風華,上面依稀可看見「朝和12614日 受付」的字跡。由於開採樟樹受到嚴格的控制,如果要合法生產樟腦,必須通過考試才能正式獲得執照。此種以家庭手工的樟腦製作事業維持了一段時日後,到1951年才正式申請工廠登記,正式開啟了東華樟腦廠的歷史。

第二代的傳人吳騰金老闆提到,在樟腦產業的興盛時期,銅鑼鄉的樟腦廠多達一百多家,但隨著化學合成品大量湧現,運用天然材料,以傳統方式一點一滴蒸餾出的樟腦油,因成本高利潤低,受到了嚴重衝擊。天然樟腦日漸被工業材料取代後,製樟產業停頓下來,在東南亞、中國廉價化學樟腦油傾銷下,許多樟腦廠紛紛吹起了熄燈號,只剩下碩果僅存的東華樟腦廠咬緊牙關苦撐著。

   

      即使純正的品質獲得老顧客的支持,但因銷路有限,面臨了產品滯銷的困境。在第三代成員吳治增努力研發之下,開發出樟腦、香茅、檜木、無患子的精油香皂與保養品,轉換成更多元化、實用的生活用品。在九二一地震中,吳治增位於石岡的工廠、房子在一夕間化為斷壁殘垣,兩名年幼的孩子也命喪於瓦礫下,在命運殘酷的打擊下,他含忍著喪子的悲痛,重建工廠,走出震殤,為沉寂的樟腦事業開啟了另一個春天。

    走過七十年歲月的東華樟腦廠,走向觀光的方向,在高溫裡繼續蒸餾出記憶的芳醇,讓民眾參觀以古法提煉樟腦的製造過程,為遊客導覽解說這一頁被遺忘的歷史。

   

 

營業地址:苗栗縣銅鑼鄉樟樹村竹圍2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張欣芸 的頭像
    張欣芸

    光影瞬間

    張欣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